绪论 单元测试

1、多选题:下列对于分析方法分类正确的是(      )。
A:

被测组分在试样中的含量>1%为常量组分分析

B:

被测组分在试样中的含量0.01%-1%为微量组分分析

C:

被测组分在试样中的含量为<0.01%痕量组分分析

D:

以上均不对

正确答案:【

被测组分在试样中的含量>1%为常量组分分析

;

被测组分在试样中的含量0.01%-1%为微量组分分析

;

被测组分在试样中的含量为<0.01%痕量组分分析

2、单选题:某次分析称取样品0.2 g,进行滴定分析,请问此次分析属于(     )。
A:

常量分析

B:

半微量分析

C:

微量分析

D:

痕量分析

正确答案:【

常量分析

3、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系统误差决定结果的准确度

B:

偶然误差决定结果的精密度

C:

准确度高是精密度高的前提

D:

系统误差可以消除

正确答案:【

准确度高是精密度高的前提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固体试样用量为0.01~0.1g的分析称为(  )
A:痕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常量分析
D:微量分析
正确答案:【半微量分析】

2、单选题:

在滴定分析中,一般采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A:化学计量点
B:滴定误差
C:滴定分析
D:滴定终点
正确答案:【滴定终点】

3、单选题:配位滴定法测定铝盐药物的操作为:在试液中加入过量的EDTA,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标准锌溶液滴定,该法的滴定方式是()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正确答案:【返滴定法】

4、单选题:化学分析法依据的物质性质是()
A:化学性质
B:物理化学性质
C:物理性质
D:电化学性质
正确答案:【化学性质】

5、单选题:为标定HCl溶液的浓度,可选择的基准物质是(  )
A:

B: NaOH
C:

D:

正确答案:【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A:分析纯试剂
B:优级纯试剂
C:化学纯试剂
D:基准试剂
正确答案:【基准试剂】

2、单选题:分析试样粒度大小与试样分解的难易程度有关,一般要求试样最终应通过多少目的筛子?()
A:30~50目
B:80~100目
C:100~200目
D:50~80目
正确答案:【100~200目】

3、单选题:将灼烧后的SiO2用氢氟酸处理,用什么坩埚为宜?()
A:铂坩埚
B:镍坩埚
C:瓷坩埚
D:铁坩埚
正确答案:【铂坩埚】

4、单选题:下列哪种说法不够妥当()
A:应能使试样中被测组分完全分解,转入溶液
B:分解方法要与分析方法相适应在
C:溶剂或熔剂应不影响被测组分的测定
D:溶剂或熔剂的分解能力越强越好
正确答案:【溶剂或熔剂的分解能力越强越好】

5、单选题:钢样中磷的测定选择哪种溶(熔)剂为宜?(  )
A:

B:HCl溶液
C:

D:

正确答案:【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
A: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比
C:绝对误差是测定值与真值之差
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正确答案:【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

2、单选题:不能消除或减免系统误差的方法是()
A: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B:空白实验
C:仪器校准
D:对照实验
正确答案:【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3、单选题: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随机误差具有随机性
B: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
C: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D: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正确答案:【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4、单选题:

已知某溶液的pH值为11.90,其氢离子浓度的正确值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

5、单选题:

两位分析人员对同一含有SO42-的试样用重量法进行分析,得到两组数据,要判断两人的分析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用哪一种方法( )

A:4d法
B:Q检验法
C:F检验法
D:t检验法
正确答案:【F检验法 】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平行分析反应的是数据的()

A:精密度
B:准确度
C:误差
正确答案:【精密度】

2、单选题:

以下各项措施中,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是(    )

A:做空白试验
B:做对照试验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进行仪器校正
正确答案:【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3、单选题:在下列表述中不能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是(   )
A:做平行实验时称量试样的质量完全一样
B:做空白试验检验试剂纯度
C:校准所用的仪器
D:选择合适的方法
正确答案:【做平行实验时称量试样的质量完全一样】

4、判断题: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说法()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5、单选题:下面做法中不能检查系统误差的是(   )
A:平行测定
B:回收试验
C:空白试验
D:对照试验
正确答案:【平行测定】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用NaOH滴定某一元酸HA,在化学计量点时,[H+]的计算式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2、单选题:

下列各组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3、单选题:强酸滴定弱碱,以下指示剂中不适用的是(    )
A:溴酚蓝 (pT = 4.0)
B:甲基红
C:酚酞
D:甲基橙
正确答案:【酚酞】

4、单选题:

用0.1 mol/L HCl滴定0.1 mol/L NH3水(pKb = 4.7)的pH突跃范围为6.3~4.3, 若用0.1 mol/L HCl滴定0.1 mol/L pKb = 2.7的某碱, pH突跃范围为(    )

A:8.3~2.3
B:8.3~4.3
C:6.3~2.3
D:4.3~6.3
正确答案:【8.3~4.3 】

5、单选题:

在磷酸盐溶液中,HPO42-浓度最大时的pH是(    )

(已知H3PO4的解离常数pKa1 = 2.12, pKa2 = 7.20, pKa3 = 12.36)

A:9.78
B:4.66
C:12.36
D: 7.20
正确答案:【9.78】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aM(L)=1表示(    )

A: [M]=[L]
B:M与L的副反应相当严重
C:M与L没有副反应
D:M的副反应较小
正确答案:【M与L没有副反应】

2、单选题:

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时, 一分子的EDTA可提供的配位原子数是(    )

A:6
B:8
C:4
D:2
正确答案:【6】

3、单选题:EDTA的酸效应曲线是指(    )
A:

B:

C:

pM-pH 曲线

D:

正确答案:【

4、单选题:

已知Ac和Pb2+能形成络合物,今在pH=5.5的醋酸缓冲溶液中,用EDTA 滴定等浓度的Pb2+至化学计量点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

C:

pPb=pY

D:

正确答案:【

5、单选题: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A:EDTA-金属离子络合物的颜色
B: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C:指示剂-金属离子络合物的颜色
D:上述 B 与 C 的混合颜色
正确答案:【上述 B 与 C 的混合颜色 】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MnO4/Mn2+电对的条件电位与pH的关系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2、单选题:Fe3+ 与 Sn2+反应的平衡常数对数值(lgK)为 (  )
A: 3×(0.77-0.15)/0.059
B:2×(0.15-0.77)/0.059
C:2×(0.77-0.15)/0.059
D: (0.77-0.15)/0.059
正确答案:【2×(0.77-0.15)/0.059】

3、单选题:对高锰酸钾滴定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在盐酸介质中进行滴定
B:直接法可测定还原性物质
C:在硫酸介质中进行
D:标准滴定溶液用标定法制备
正确答案:【可在盐酸介质中进行滴定 】

4、单选题:

用草酸钠作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时,开始反应速度慢,稍后,反应速度明显加快,这是()起催化作用。

A:氢离子
B:

C:

D:

正确答案:【

5、单选题:碘量法测Cu2+时,KI最主要的作用是()
A:配位剂
B:沉淀剂
C:氧化剂
D:还原剂
正确答案:【还原剂】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AgNO3滴定NaCl时,若浓度均增加10倍,则突跃pAg增加(    )
A:2个单位
B:10个单位
C:1个单位
D:不变化
正确答案:【2个单位】

2、单选题:

用莫尔法测定Cl,控制pH=4.0, 其滴定终点将 (   )

A:推迟到达
B:刚好等于化学计量点
C:不受影响
D:提前到达
正确答案:【推迟到达】

3、单选题:

用佛尔哈德法测定Ag+,滴定剂是 (   )

A:NaCl
B:NaBr
C:

D:

正确答案:【

4、单选题:在沉淀滴定法中,法扬斯法采用的指示剂是()
A:

B:

吸附指示剂

C:甲基橙
D:

正确答案:【

吸附指示剂

5、单选题:

用沉淀滴定法测定银,下列方式中适宜的是(    )

A:莫尔法间接滴定
B:佛尔哈德法直接滴定
C:佛尔哈德法间接滴定
D:莫尔法直接滴定
正确答案:【佛尔哈德法直接滴定】

第九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某石灰石试样含CaO约30%,用重量法测定其含量时,Fe3+将共沉淀。设Fe3+共沉淀的量为溶液中Fe3+含量的1%,则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应不超过下列何数值时, 所产生的误差才能≤0.1%(    )
A:0.1%
B:3%
C:0.03%
D:1%
正确答案:【3%】

2、单选题:微溶化合物A2B3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是: A2B3==2A + 3B。今已测得B的浓度为3.0×10-3mol/L,则该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Ksp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3、单选题: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由于无定形沉淀颗粒小,为防止沉淀穿滤,应选用致密滤纸(慢速)
B:均相成核作用是指构晶离子自发形成晶核
C:相对过饱和度愈大,分散度愈高
D:微溶化合物的临界值(Q/S)愈大,则愈不容易均相成核
正确答案:【由于无定形沉淀颗粒小,为防止沉淀穿滤,应选用致密滤纸(慢速) 】

4、单选题:

在重量分析中,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    )

A:后沉淀
B:吸留
C:包藏
D:混晶
正确答案:【混晶】

5、单选题:

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A:稀、热、慢、搅、陈
B:稀、热、快、搅、陈
C:稀、冷、慢、搅、陈
D:浓、冷、慢、搅、陈
正确答案:【稀、热、慢、搅、陈】

第十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浓度为c时,透射比为T0,浓度增大一倍时,透射比的对数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

2、单选题:

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一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加时,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分别是(    )

A:不变、减少
B:不变、增加
C:增加、不变
D:减少、不变
正确答案:【不变、增加】

3、单选题:摩尔吸光系数(e)的单位为(   )
A:mol/(g·cm)
B:g/(mol·cm)
C: L/(mol·cm)
D:mol/(L·cm)
正确答案:【 L/(mol·cm)】

4、单选题:利用Cu(NH3)42+的蓝色以吸光光度法测Cu2+,所用滤光片应为(    )
A:红色
B: 蓝色
C:绿色
D:黄色
正确答案:【黄色】

5、单选题:分光光度计检测器直接测定的是(    )
A:入射光的强度
B:吸收光的强度
C:散射光的强度
D:透过光的强度
正确答案:【透过光的强度】

第十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下列关于环境对荧光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有()。
A:荧光强度一般会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B:溶剂极性增加使荧光强度增加
C:溶剂粘度增加使荧光强度降低
D:溶液的pH对荧光强度有较大影响
正确答案:【溶剂极性增加使荧光强度增加】

2、单选题: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选择性较好,是由于不同荧光物质的哪种性质不同?()。
A:荧光强度
B:最大激发光波长
C:最大荧光波长
D:荧光寿命
正确答案:【荧光寿命】

3、单选题:下列哪些取代基会减弱芳香化和物的荧光强度()。
A:-NH2
B:

-NO2

C:

-OH

D:

-NR2

正确答案:【

-NO2

4、多选题:能够发射荧光物质应该同时具备哪些条件()。
A:有足够大的吸光系数
B:有强的紫外-可见吸收
C:有一定的荧光效率
D:试液浓度足够稀
正确答案:【有强的紫外-可见吸收;有一定的荧光效率】

5、多选题:荧光熄灭又称荧光猝灭,是指荧光物质与溶剂分子或其他溶质分子相互作用引起荧光强度降低的现象。荧光熄灭的原因很多,机制也很复杂,主要类型包括()。
A:因荧光物质的分子和熄灭剂分子碰撞而损失能量
B:荧光物质的分子和熄灭剂分子作用生成了本身不发光的配位混合物
C:溶解氧的存在,使荧光物质氧化,或是由于氧分子的顺磁性,促进了体系间跨越,使激发单重态的荧光分子转变至三重态
D:浓度超过1g/L时,发生自熄灭现象
正确答案:【因荧光物质的分子和熄灭剂分子碰撞而损失能量;荧光物质的分子和熄灭剂分子作用生成了本身不发光的配位混合物;溶解氧的存在,使荧光物质氧化,或是由于氧分子的顺磁性,促进了体系间跨越,使激发单重态的荧光分子转变至三重态;浓度超过1g/L时,发生自熄灭现象】

第十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光源发出的特征谱线通过样品蒸汽中待测元素的(  )吸收
A:

离子

B:

激发态原子

C:

分子

D:

基态原子

正确答案:【

基态原子

2、单选题:下列诸多变宽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  )
A:

多普勒变宽

B:

劳伦兹变宽

剩余章节答案支付后查看
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QQ 50895809反馈
如果卡顿看不了剩余内容,请换个浏览器打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