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 )。
A:人生态度
B:人生理想
C:人生目的
D:人生道路
正确答案:【人生目的】
2、单选题:对人生态度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
A:人生态度就是指人为什么活着
B:人生态度就是人生价值观
C:人生态度就是低层次的人生观
D:表明人应当怎样活着
正确答案:【表明人应当怎样活着】
3、单选题: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是( )。
A: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是否有利
B:官位权势的高低
C:拥有金钱的多少
D:掌握知识的多寡
正确答案:【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是否有利】
4、单选题:人的本质属性是( )。
A:社会属性
B:自然属性
C:业缘属性
D:地缘属性
正确答案:【社会属性】
5、单选题:
人生的( )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A:自我价值
B:精神价值
C:个人价值
D:社会价值
正确答案:【自我价值】
6、单选题: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B:人生目的决定人的世界观
C: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D: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正确答案:【人生目的决定人的世界观】
7、单选题: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 ( )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A:个体价值
B:自我价值
C:个人价值
D:他人价值
正确答案:【自我价值】
8、单选题:正确的人生观是( )。
A: 及时享乐的人生观
B: 自保自利的人生观
C: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D: 合理利已主义的人生观
正确答案:【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
9、单选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当你在为人民服务时,人民中的其他成员也在为社会包括为你服务,因此,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遵循的准则是( )。
A:“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B:“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C:“利己不损人”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正确答案:【“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10、单选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遵循平等、真诚、友爱、互助的原则。下列与人交往的心态中,正确体现了人际交往基本原则的是( )。
A: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B:心胸狭窄、斤斤计较
C:诚实待人、宽容大度
D:自以为是、目中无人
正确答案:【诚实待人、宽容大度】
11、单选题:为人民服务低层次的要求是( )。
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B: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正确答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2、单选题: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 )和基本意图。
A:实际行动
B:心理问题
C:心理倾向
D:心理矛盾
正确答案:【心理倾向】
13、单选题:人生价值观是( )。
A:产生于主体的需要和客观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中
B: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C: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D:对人为什么活着的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14、单选题:在与人交谈的行为举止中,正确体现了人际交往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 )。
A:随意插言,贸然打断对方的话题
B:虚心倾听对方讲话,对自己认可的观点报以赞许的微笑
C:目光游离不定,不时地看手表
D:不时地伸懒腰,打哈欠
正确答案:【虚心倾听对方讲话,对自己认可的观点报以赞许的微笑】
15、单选题: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 )。
A:定位
B:价值
C:作用
D:利益
正确答案:【定位】
16、单选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 )的关系。因此,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这个关系的协调。脱离这个关系,就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当代世界出现的尖锐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A:人
B:政治
C:经济
D:社会
正确答案:【社会】
17、单选题: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整体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 )的有机统一,它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A:集体利益
B:多数人利益
C:社会利益
D:所有人利益
正确答案:【所有人利益】
18、多选题: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有( )。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互助原则
D:洁身自好原则
E:宽容原则
正确答案:【平等原则;
诚信原则;
互助原则;
宽容原则】
19、多选题: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应正确认识( )。
A: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B: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C: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D: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E:个体性与自然的统一关系
正确答案:【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20、多选题: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方法是做到( )相统一。
A:坚持能力大小与贡献须尽力
B: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C: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
D:坚持动机与效果
E: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
正确答案:【坚持能力大小与贡献须尽力;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
坚持动机与效果;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判断题: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主观条件。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2、判断题: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的。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3、判断题:劳动是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判断题:道德的性质反映了与之对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5、判断题: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6、判断题: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7、判断题: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的。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8、判断题: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是其调节功能。
A:错
B:对
正确答案:【错】
9、判断题: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是统治阶级的道德。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10、判断题: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11、判断题: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2、判断题:“公义胜私欲”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3、判断题: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问题上,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复古论两种错误观点。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4、判断题: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5、判断题: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A:错
B:对
正确答案:【对】
16、单选题: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
A: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B: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
C:社会实践
D:风俗习惯
正确答案:【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
17、单选题: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
A:诚实守信
B:敬业奉献
C:团结友善
D:爱国守法
正确答案:【诚实守信】
18、单选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为人民服务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正确答案:【为人民服务】
19、单选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
A:乐群贵和,孝慈友恭
B: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C: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D: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精神
正确答案:【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精神】
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QQ 50895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