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单元测试
1、单选题: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 )
A:以人为本
B:崇德重义
C:载道化成
正确答案:【以人为本】
2、单选题:
“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 )
A:《周易.贲》
B:《周易.艮》
C:《周易.震》
正确答案:【《周易.贲》】
3、单选题:
“文”不包括( )
A:天文
B:地文
C:物文
D:人文
正确答案:【物文】
4、单选题: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
A:儒道互补
B:儒、释、道三家并列
C:“易”、“道”
正确答案:【“易”、“道”】
5、单选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 )
A:中和为美
B:中庸之道
C:阴阳五行
正确答案:【中和为美】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 ( )
A:史官
B:祭司
C:司马
D:礼官
正确答案:【史官】
2、单选题: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 )
A:和静清寂
B:清虚卑弱
C:仁义礼智
D:恭宽敏惠
正确答案:【清虚卑弱】
3、单选题: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 ( )
A:祭神如神在
B:未知生,焉知死
C:无神论
D:怀疑论
正确答案:【无神论】
4、单选题: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 )
A:善利万物而不争
B:推己及人
C:居善地
D:处众人之所恶
正确答案:【推己及人】
5、单选题: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 ( )
A:治人事天莫若啬
B:圣人无常心
C:上善若水
D:物壮则老
正确答案:【治人事天莫若啬 】
6、多选题:在《道德经》中, 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相反相成
B:反向思维
C:道法自然
D:祸福相依
正确答案:【相反相成 ;反向思维 ;祸福相依】
7、多选题: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 ( )
A:不妄为
B:不作为
C:不多为
D:有所不为
正确答案:【不妄为 ;不多为;有所不为】
8、多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 ( )
A: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C:“帝王之上师 臣民之极宝”
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正确答案:【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多选题:下列对于 “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 ( )
A:忠恕之道
B:弱者,道之用
C:天之道,利而不害
D:天道酬勤
正确答案:【弱者,道之用 ;天之道,利而不害】
10、多选题:《史记》中哪些部分记载了孔子向老子问道的事( )
A:孔子世家
B:老子世家
C:楚世家
D:老子韩非列传
正确答案:【孔子世家;老子韩非列传】
11、多选题:视频中提到了下列哪些人物是典型的儒道互补( )
A:陶渊明
B:李白
C:嵇康
D:苏轼
正确答案:【陶渊明;李白;苏轼】
12、多选题:以下哪些说法是对《道德经》的评价( )
A: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
B: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
C: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D:无韵之离骚
正确答案:【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
13、多选题:视频中提到后人认为《道德经》是一本什么书( )
A:哲学书
B:兵书
C:诗集
D:烹调书
正确答案:【哲学书;兵书;烹调书】
14、多选题:《道德经》给侯王讲的内容主要是( )
A:治国之道
B:领导的智慧
C:人生的境界
D:宇宙的起始
正确答案:【治国之道;领导的智慧;人生的境界】
15、多选题:《道德经》中水的品格包括( )
A:善利万物而不争
B:心善渊
C:不舍昼夜
D:与善仁
正确答案:【善利万物而不争;心善渊;与善仁】
16、多选题:“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不争”包括( )
A:处下不争
B:有边界不争
C:有秩序不争
D:有力量但不争
正确答案:【处下不争;有边界不争;有秩序不争】
17、多选题:除第八章“上善若水”这一章外,《道德经》其他章节还提到水的什么品格( )
A:一生水,水生万物
B: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C:柔弱胜刚强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正确答案:【孰能浊以静之徐清;柔弱胜刚强】
18、多选题:“反者道之动”从以下哪几个方面来解释( )
A:无法之法
B:无用之用
C:无为之为
D:祸福相依
正确答案:【无用之用;无为之为;祸福相依】
19、多选题:以下哪些是出自《道德经》第八章的水的品格( )
A:心善渊
B:言善信
C:静善清
D:动善时
正确答案:【心善渊;言善信;动善时】
20、多选题: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
B:《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
C:《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
D:《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
正确答案:【《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 ;《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 】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佛”意思是什么?
A:智者 、觉者
B:神仙
C:庙里的塑像
D:传说中的人物
正确答案:【智者 、觉者】
2、单选题:
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
A:尼泊尔
B:古印度
C:中国
D:泰国
正确答案:【古印度】
3、单选题:
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
A:公元前6世纪
B:秦代
C:三国时期
D:西汉末、东汉初
正确答案:【西汉末、东汉初】
4、单选题:
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
A:普救寺
B:白马寺
C:少林寺
D:南华寺
正确答案:【白马寺】
5、单选题:
“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果然火化之后“薪灭形碎,唯舌不灰”,是哪位高僧所言?
A:玄奘
B:迦叶摩腾
C:鸠摩罗什
D:不空
正确答案:【鸠摩罗什】
6、单选题:
达摩初到中国,于建业城会见谁?
A:神光
B:迦叶摩腾
C:法兰
D:梁武帝
正确答案:【梁武帝】
7、单选题:
玄奘西行求法回到长安后,除了翻译佛经,还撰写了一部:
A:《大菩提藏经》
B:《大唐西域记》
C:《大乘起信论》
D:《瑜伽师地论》
正确答案:【《大唐西域记》】
8、单选题: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是谁的言论?
A:释迦牟尼
B:慧能
C:弘忍
D:慧远
正确答案:【慧能】
9、单选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谁的诗句?
A:陶渊明
B:慧能
C:慧远
D:王维
正确答案:【陶渊明】
10、单选题:佛祖“灵山拈花微笑”,确立了什么样的说法方式?
A:禅宗公案,佛教故事
B:当头棒喝,单刀直入
C: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D:语语机锋,步步莲花
正确答案:【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11、多选题:下列与鸠摩罗什有关的( )
A:佛经翻译家
B:汉传佛教奠基人
C:口吐莲花
D:草堂寺
正确答案:【佛经翻译家;汉传佛教奠基人;口吐莲花;草堂寺】
12、多选题:中国本土僧人前往印度求法者( )
A:曹魏时代的朱士行
B:后秦时期的姚兴
C:唐朝的玄奘
D:东晋的法显
正确答案:【曹魏时代的朱士行;后秦时期的姚兴;东晋的法显】
13、多选题:佛祖灵山“拈花微笑”,确立了禅宗什么样的传法方式( )
A:不立文字
B:教外别传
C:以心传心
D:众僧猜测
正确答案:【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
14、多选题:“见月忘指”启示人们( )
A:不要执着于文字解说
B:要探究文字背后的深意
C:“指”代表方法、途径
D:“月”代表目的
正确答案:【不要执着于文字解说;要探究文字背后的深意;“指”代表方法、途径;“月”代表目的】
15、多选题:关于达摩祖师的典故和公案一直在民间广为传颂,下面与其有关的是( )
A:初见梁武
B:一苇渡江
C:面壁九年
D:断臂立雪
正确答案:【初见梁武;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
16、多选题:达摩与慧可关于“安心”的问答,形象地阐释了一个道理( )
A:所有的烦恼,皆源于人的内心
B:寻求解脱的方法是内省、自悟
C:向他人诉说来寻求解脱,基本是行不通的
D:所有的烦恼最终是无法解脱的
正确答案:【所有的烦恼,皆源于人的内心;寻求解脱的方法是内省、自悟;向他人诉说来寻求解脱,基本是行不通的】
17、多选题:苏轼的故事,形象地阐释了什么道理( )
A:心中有佛,世人皆佛
B:自性即佛性
C:成佛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开悟的过程
D:揭示出人类心灵主体的高度自我觉悟
正确答案:【心中有佛,世人皆佛;自性即佛性;成佛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开悟的过程;揭示出人类心灵主体的高度自我觉悟】
18、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顿悟成佛”的修行法门( )
A:当头棒喝
B:行走坐卧皆为修禅
C:苦读经典
D:保持一颗平常心
正确答案:【当头棒喝;行走坐卧皆为修禅;保持一颗平常心】
19、多选题:两宋以后,禅宗称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有机部分,主要是融合了哪种思想( )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阴阳家
正确答案:【儒家思想;道家思想】
20、多选题:释迦牟尼的成佛之路,经历了哪些( )
A: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B:禅定
C:苦行
D:菩提树下自悟
正确答案:【对社会现象的观察;禅定;苦行;菩提树下自悟】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诗经》中的诗歌产生于什么时期?( )
A: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550年
B: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600年
C: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500年
D:公元1046年到公元500年
正确答案:【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550年】
2、单选题:
《诗经》分为哪三个部分?( )
A:赋、比、兴
B:信、达、雅
C:风、雅、颂
D:卫风、小雅、大雅
正确答案:【风、雅、颂】
3、单选题:
诗经共收录多少篇诗歌?( )
A:305篇
B:306篇
C:307篇
D:308篇
正确答案:【305篇】
4、单选题:
《蒹葭》中的“蒹葭”是指什么植物?( )
A:蓬蒿
B:芦苇
C:荻花
D:荷花
正确答案:【芦苇】
5、判断题:
《诗经》里的诗歌在形式上没有章节的重复。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6、判断题:“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是出自秦风《秦风·蒹葭》。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7、单选题:
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QQ 50895809